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合集七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7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 篇1一,、教學要求
本學期繼續(xù)使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一物理》教科書,,這套教科書是在我區(qū)原《高中物理學習講義》的基礎上根據(jù)高中物理新大綱修改而成的?!陡咧形锢韺W習講義》在我區(qū)連續(xù)試用了11年,,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形成了我區(qū)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特色,。經過修改后的這套教科書,,保持了原《高中物理學習講義》的基本特點,,并且根據(jù)教育部頒布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
頒布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的精神,,對教科書的內容、教學要求以及課后的習題等都進行了調整和修改,,注意加強了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有助于高一學生的學習。
根據(jù)新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的精神,,在使用該教材進行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學習新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深刻領會大綱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基本出發(fā)點,,樹立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思想,,根據(jù)各校、各班的具體情況,,制定恰當?shù)慕虒W計劃和和教學目標要求,,滿腔熱情地使每一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和進步,是每一個教師的基本職責,,是師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前提。
2.認真鉆研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jù)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一學習階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3.對高一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于初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過一個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與實驗的基本素養(yǎng)。其次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以學生熟悉的實際的問題或情景為背景,,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臺。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
4.加強教科研工作,提高課堂效率,。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形成科學世界觀。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
二、本學期教學進度安排
本學期共20周,,實際安排授課時間17周,,按每周3課時(未計入可安排的選修課一課時)計算,共51課時,。期中練習安排在第11周,,期末練習安排在第21周。建議各章的教學時數(shù)為:
第一章 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6課時
第二章 直線運動 9課時
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 6課時
第四章 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 6課時
期復習與練習
第五章 物體的平衡 4課時
第六章 圓周運動 6課時
第七章 萬有引力 6課時
第八章 功 動能定理 5課時
學生實驗 7課時
期末復習與練習
三,、幾點說明:
1.建議期中練習前教學進度控制到第四章結束,。
2.在教學中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首先是會考要求與高考要求的關系,,高一學生的文理傾向并不形成,,因此不要過早的向高考要求靠攏;第二是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關系,,特別注意九,、十兩個月起始階段的教學要求一定要適當,這套教科書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希望在教學中認真體會,,并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第三是知識的形成過程與講練習題的關系,切忌以講練習題替代學生的認識過程,。
3.對于學生實驗,,教材中將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實驗的起始位置,請任課教師有計劃地安排實驗內容與進度,,注意從一般的實驗知識和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培養(yǎng)學生,,以形成良好的實驗素質和實驗習慣,。
四,、主要教研活動
本年級教研活動的重點是對新大綱的學習和落實,特別是最近幾年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和剛開始在高中任教的教師更要加強研究,。全體的教材教法分析與介紹,,一般每月一次,對新高一教師則準備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專項活動內容,,包括集體備課,、經驗介紹、研究課等,。具體活動安排見每月的《進修活動日程安排表》,。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 篇2一、基本情況分析:
⒈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剛剛進入高中,對于物理的學習還停留在初中的認識水平,。很多學生認為初中物理好學,,從而輕視高中物理的學習。
⒉教材分析:我們使用的是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課標的標準編寫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都有了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學習內容是運動學和靜力學,是整個物理學的基礎,。這一部分的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能力,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義人生觀的培養(yǎng)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1.認真學習20xx版《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深刻領會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基本出發(fā)點,為新高考方案的實施熱身,,按照新課程標準搞好高中物理教學,,使每一個學生的高中物理素養(yǎng)都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和進步,不讓學生在即將實施的新高考方案中折戟,。
2.認真鉆研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jù)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一學習階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3.對高一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于初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過一個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其次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臺。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于求成 ……此處隱藏6203個字……的v—t圖像理解加速度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將生活中的實際上升到物理概念的過程,,理解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運動。通過事例,,引出生活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存在加速和減速的現(xiàn)實,,提出為了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總結得出加速度,。
3.教學中從速度一時間圖像的角度看物體的加速度,,主要引導學生看傾斜直線的“陡度”(即斜率),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應用數(shù)據(jù)求加速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利用生活實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其探索的精神。
2.領會人類探索自然規(guī)律中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對人類認識世界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區(qū)分事物的能力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動與他人合作,,勇于發(fā)表自己的主張,勇于放棄自己的錯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
2.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率,,它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
教學難點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樹立變化率的思想,。
2.區(qū)分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速度的變化率,。
3.利用圖像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
教學方法
探究,、講授、討論,、練習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帶滑輪的長木板、小車及木板等.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新課引入
[演示]讓小車分別在傾角較小的斜面和傾角較大的斜面上滾動,。
[提問]小車兩次各做什么運動?它們的不同之處在哪里?
[得出]小車兩次都是做速度越來越快的直線運動,,但后一次速度改變得快。
[小結]物體的速度改變是有快慢之分的
[引導]實際上速度改變的快慢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那么,,同學們能否舉一些例子出來,進行說明,。
[實例]
1.運動的客車進站時,,如果車的速度改變太快,立即變成0,,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2.百米賽
跑時,,發(fā)令槍一響,運動員希望自己在短時間內速度改變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3.火車出站時,,速度逐漸較大,經過一段時間后風馳電掣;而一扣槍的扳機,,子彈“啪”的一聲已不見蹤影,,這說明什么?
4.人們在玩過山車、蹦極時,,體驗到的刺激是速度帶來的嗎?
[小結]以上實驗,,以及生活中現(xiàn)象都說明速度的改變是有快慢之分的,為了描述物體運動中速度變化的快慢,,人們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那么,如何定量地比較物體速度的變化快慢呢?
新課教學
[討論與交流]
A.在校運動會上,,張三同學百米賽起跑階段,,由靜止開始在1.0s內速度增加到8m/s
B.電動車由靜止開始在3.0s內速度增加到8m/s(約29km/h)
C.摩托車由靜止開始在3.0s內速度增加到12m/s(約43km/h)
D.摩托車以12m/s的恒定速度行駛了3.0s
為了能更加清楚對以上情況對比,請你將以上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初始速度v0/m·s-1
經過時間Δt/s
末速度v/m·s-1
A.百米起跑
B.電動車起動
C.摩托車起動
D.行駛的摩托車
仔細分析表
格中的數(shù)據(jù)思考下列問題:
(1)能否用速度的大小v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說明你的理由,。
(2)能否用速度的變化量Δv(=v-v0)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說明你的理由。
(3)你認為如何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思考后同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意見,。
一,、加速度
1.定義: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量跟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2.定義式:a=△v/△t=(v-v0)/△t
v0──開始時刻物體的速度
v—─經過一段時間t時的速度
3.國際單位:m/s2或m·s-2,,讀作米每二次方秒,。
[練習]
下面請兩個同學把表格中的A,、B的加速度算出來,下面的同學計算C,、D的加速度,,要有過程。
(這一過程非常重要,,借此學生可熟悉公式,、單位,教師也可從巡視中發(fā)現(xiàn)錯誤,,并引出加速度的物理意義,。)
[點評]進行規(guī)范,并給出正確答案,,大小分別為:8m/s2 2.7m/s2 4m/s2 0
[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8m/s2表示什么樣的意思? 師生共同分析,,結合定義,得出物理意義;并讓學生說出其它數(shù)值的含義,。
4.物理意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其數(shù)值越大,表示速度改變越快,。
[提問]加速度是矢量還是標量呢,?為什么?方向如何規(guī)定,?
[討論后小結]速度是矢量,,速度的變化量Δv也是矢量,單位時間內速度的改變量也是矢量,,所以a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
[提問]那么計算時,如何體現(xiàn)加速度的方向?
[典型例題]在一次事故中,,小車以10m/s的速度向一面墻撞過去,,碰撞時間為0.1s。
(1)如果墻不牢固,,墻被撞倒后的一瞬間,,車仍以3m/s向前沖去,求碰撞過程中的加速度?
(2)如果墻很牢固,,車與它碰撞后的一瞬間,,以5m/s的速度被彈回來,求這一碰撞過程中的加速度?
[學生回答后給出正解]
解:以小車開始運動的方向為正方向,,v1=10m/s,,因為末速度與開始運動的方向相反,且速度為矢量,,∴v2=-5m/s,,則Δv=-15 m/s,?!郺=(-15)/(0.1)m/s2=-150m/s2,。即此時加速度大小為150 m/s2,負號表示a方向與車開始運動的方向相反,。
(學生在了解加速度的定義,、物理意義以后,以此來檢測對公式是否真正理解;另外,,同時通過該題讓學生見識一下矢量如何計算,,培養(yǎng)用正、負號表示方向的習慣,。)
5.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變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減速直線運動與速度方向相反。
[閱讀課本強調]
(1)引導學生閱讀書本,,知道加速度也分為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
(2)引導學生閱讀P27頁表格上所列的加速度,對其中一些數(shù)值進行分析,,一定要結合物理意義及方向來鞏固以上內容,。
[閱讀體會]課件展示閱讀材料,讓學生認真閱讀并體會計算加速度,。
材料一:高級跑車:克萊斯勒ME412
0──100 km/h加速時間2.9 s
發(fā)動機:V12雙頂凸輪軸48氣門4Turbo
排量:6.000c.c.
最大馬力:850bhp/5750rpm
車重:1310 kg
極速:400 km/h以上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