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新教師成長的途徑有許多,可以觀摩和分析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活動,,在觀摩中學到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和巧妙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還可以通過微格教學,記錄自己的教學過程,。更可以通過專門的培訓以及教學反思來促使教師的成長,。通過學習取得進步的方法有許多,但必須通過轉化實踐,,才能使這些理論和方法為自己所用,。如何更加高效地將別人的優(yōu)點轉化為自身擁有的技能呢?今天我在讀于永正老師的《重在“轉化”》中找到了答案,。
于老師在和一位校長談話時,,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種情況:學校的老師幾乎“輪訓”遍了,有些骨干教師不止一次參加過“國培班”,。但有些教師進步很大,,效果顯著,有些老師去依舊故我,,重復昨天的自己,。他不由地思考起這些問題。再根據自身經驗以及和其弟子交談的過程中,,他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轉化有兩種,一種是把理念轉化為行為,,它需要創(chuàng)造,,要付出相當的腦力、精力和體力,;另一種是把別人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只要愿意做,很容易取得成功,。
對于第一種轉化,,他提到了他讀葉圣陶先生關于“下水文”的論什么,于是便運用到自己的作文教學中,,在備作文指導課的時候,,先寫一篇“下水文”,等待學生寫好了,,師生共同分享文章,,這種“師生同寫”的方法,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也起到了為人師表的作用,,真是一舉兩得,這使我想起了我的師傅李賀老師,,她才華橫溢,,對教學很有自己的見解,,其所寫的博客也十分精彩。她也常常與學生在習作課上共同寫文章,,我相信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的寫作興趣會更高漲。雖然我所教的是三年級,,作文剛剛起步,,我覺得這種方法同樣可以去嘗試,讓學生也能在我的帶動下愛上作文,,體會到作文中的樂趣,。
對于第二種方法,于老師強調教師在學習一節(jié)課一個理論或者一種方法時就是重在實踐,,先模仿,,再在實施的過程中經過觀察,調整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但前提是自己必須先踏出那一步,,如果沒有轉化的意識,新的東西永遠不會被接納,。
我們在培訓的過程中會得到一把好箭,,而握在手里不能為自己用的箭就不能成為好的箭。我們要把得到的箭射出去,,物盡其用,,而我們需要的就是射箭的本領——轉化。要有轉化的意識,,這樣教學就會有所收獲,,要有轉化的實踐,這樣的教學才能如活泉一般,,永遠充滿生機,。
我有幸讀了《學學孔子怎樣當老師》這本書,深受啟發(fā),,真是受益匪淺,。只感覺自己教學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堅定和從容。讀完此書,,如沐春風,,豁然開朗。做教師若不學孔子乃是一種缺憾,。孔子不僅僅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論家,,而且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評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積累的豐富教學經驗,構成的博大精深,、獨具風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中的寶貴遺產。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廣泛而全面:從教育理念到治學理念,,從治學原則到教學目的,,從教學態(tài)度到教學方法,從教師修養(yǎng)到教育手段,,構成一套他獨創(chuàng)的,、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透過讀《學學孔子怎樣當老師》這本書,,我覺得在今后生活、教學工作中就應像孔子一樣誠實守信,、以身作則,、像孔子一樣約之以禮、重視自省,、做到終身學習,、不斷進取。像孔子一樣誨人不倦,,對待學生一視同仁,,關愛每一位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像孔子一樣學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樣教學相長、重視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潛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用心的人生態(tài)度,讓學生在簡單愉快的學習中學到知識,,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取其精華融于現(xiàn)代教育的.實踐中,,這是保證我們的教育,,個性是教育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寶貴財富,。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感觸頗多。最主要的是被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好學的習慣以及他敬業(yè)的精神所感動,?!翱释鞓罚非笮腋,!笔侨说谋灸?。但是,在物質條件相當優(yōu)越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師行業(yè),,職業(yè)倦怠情緒大有人在。在重重的壓力下,,不少教師的精神空間越來越狹小,,常感身心疲憊心力憔悴,在這種情況下,,又何談幸福,。
人人渴望幸福,但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又有許許多多的煩惱,,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呢?
為了孩子們,,也為了自己,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要有自己的文化存款
“文化存款”就是閱讀經典!為教師終生幸福打算,,幸福地活著。是的,,陶老師將他思考的“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的關系”所得,,引導老師們讀書寫作,從而喚醒了老師們感受幸福的能力,,使老師們走上了終生幸福之旅,。去感悟“讀書破萬卷,教學如有神”的幸福境界,。教師要想發(fā)展起來,,就要給自己的心靈留下一個閱讀經典的空間,從而使自己的教學登上‘會當凌絕頂’的境地,。才能獲得持久的幸福,。
陶老師告訴我們他讀書的一個重要體會就是:“經典為伴,,幸福一生”,。為什么這樣說呢?首先,,經典誦讀可以使人趨真向善。其次,,經典誦讀可以使人寧靜致遠,。同時,經典誦讀還可以使你寵辱不驚,。再次,,經典誦讀還可使人氣質高雅。我的感受是多讀書,、讀好書,,閱讀經典,享受讀書的幸福,。
二,、要充滿自信,體驗成功,。
陶老師認為自信者的心理狀態(tài)在任何境況下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只要始終充滿自信,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難,,遭遇多少波折,,最終就一定能夠成功。陶老師60歲了還在讀書背書,,并且他認為他的記憶力非但不比20xx年前減退,,反而有了不少增強。他認為通過背誦,,激活大腦,,從而使自己的生命出現(xiàn)奇跡。在英語的教學中,,有時候很多內容需要學生背誦,。在要求學生背誦的同時,自己也和學生一起背,,與學生比賽,,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從而增強自己的信心,。作為教師一定不要說學生笨,時時刻刻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如記憶力,、書寫,、誦讀、口語,、聽力等,,多鼓勵表揚他們,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基礎,,有了信心就會有成功體驗,,在成功的體驗中收獲幸福。
三,、寬容學生,,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初二學生正是不定性的時期,,判斷能力,、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在信息化發(fā)達的今天,,學生接受來自各個方面的信息,,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作為一名教師,,對違紀學生、不學習的學生,、甚至逃學的學生,,只有以博大的胸懷去包容他們,以平等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們,,就象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耐心地幫助他們改正缺點、不足,,才能建立起民主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寬容并不是縱容,,寬容也不是對學生的過錯無原則地袒護,,而是以我們博大的胸懷去激勵學生自己改正錯誤,追求進步,,爭取成功,。在工作中、生活中,學會寬容,,也是為自己留下一份輕松,,一份快樂,一份幸福,。
對于教師來說,,是否能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這不僅僅影響著自己的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和諧發(fā)展,這種和諧發(fā)展的前提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陛p輕地讀著這句話,我內心對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欽佩油然而生,。盡管如今的教育形勢與他所在的時代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教育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師而言,,絲毫不過時。
蘇霍姆林斯基將自己30多年的教育實踐經驗凝聚在《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教育巨著中,。書中作者以“建議”的新穎形式,,懇切地與讀者談心,使人聽來毫無刻板,、說教之感,。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憂解難,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guī)椭屛页錆M信心……
書中講了一個故事,,讓我記憶猶新:一位有三十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來聽課的人很多,他們本來都打算在課堂教學進行中間寫點記錄,,以便像往常一樣聽完課后提些意見的,,可是他們聽得入了迷,竟連記錄都忘記了。他們坐在那里,,屏息靜氣地聽,,完全被這位歷史老師的課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變成學生一樣,。課后有聽課的老師請教他:“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他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十五分鐘?!?/p>
初聽這句話,,我十分詫異,因為很多教師,,包括自己在內,,每次在上公開課前都已經將一堂課的教案背得滾瓜爛熟,準備的時間,,可能是幾個星期,,幾個月,但往往不需要所謂的一輩子的時間,。課堂完全按照預設的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卻忽視了課堂是一個生成的過程。一節(jié)課用一輩子來準備,,他說的就是積累:文化的積累,、知識的積累、思想的積累,、技巧的積累,。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上出一堂好課,。
讀大師平凡樸實的語言,,如品香茗,默默引領著我們的教育思想,。那串串寶典般的教育心得,,如降甘霖,,時時啟迪著我們的教育智慧。
假期中找到了一本好書《如何說,,孩子才肯學》,,這是一本在教育過程中起導航作用的書,它既適用于教育學生,,又適用于教育孩子,。結合書中的實例我對照了自己多年的教育實踐,反思總結如下:
一,、教育過程中要讓孩子愿意與你溝通,。
“親其師,信其道”,,很多教師總喜歡讓學生聽自己的,,但不善于與孩子溝通,喜歡做個指揮者,,在這本書中,,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是處理方式各種各樣,,里面有與我觀點相同的,也有完全不同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我覺得教師一定要善于與學生溝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分析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二,、教師要善于走進孩子的世界看問題,。
在書中提到了接納孩子的情緒這一觀點:
1.不要否定學生的情緒(當情緒被否定的時候,學生容易失去勇氣)
2.不要隨意批評和忠告(老師出于好意,,但學生在批評的環(huán)境中很難去考慮問題并承擔責任)
3.不要概括和解釋(當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你的解釋他很難聽進去,也就很難奏效)
4.不要忽視學生的情緒,,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為時,,也要先接納學生的情緒、愿望并作出反應,。
在生活中,,我遇到過類似的例子,我的兒子在考上了大學后,,因為感覺所選學校和專業(yè)都很不理想,,所以決定退學復讀。當時我很郁悶,也許是因為自己的參考偏離了孩子的初衷,,導致報考志愿失敗,,于是我嘗試走進孩子的世界去看這個問題,做法跟書中的差不多,,首先,,我跟孩子溝通,電話,、短信不斷,,讓孩子知道他的不滿情緒我能理解和接受。然后,,我沒有批評孩子,,而是給孩子分析退學復讀的利與弊,建議孩子自己拿主意,。最后,,告訴孩子不管最后的結果如何,媽媽永遠支持孩子的決定,,結果孩子接受了我的建議,,他給我的最后一條短信是這樣寫的:“老媽,這應該是你醒來的第一條短信,,對不起,,我不該那么武斷,既然在來報名之前我就已經決定不后悔,,現(xiàn)在我堅持我的選擇,,我想繼續(xù)留在這里,這段時間又讓你們操心了,,我會好好努力的,,我把今年當成高三,一定給你們考個好成績回家,,不用再為我擔心了,,轉告爸爸?!苯拥蕉绦诺哪且凰查g,,我哭了,然后給孩子回了一條短信:“兒子,,做出這樣的決定我知道你很痛苦,,但人生就是如此,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在做決定之前不妨想一想,,我所選擇的是最適合我的嗎,。兒子,媽媽冷靜下來想想,,覺得現(xiàn)在的大學真的挺適合你的,,你的表現(xiàn)你的發(fā)展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退學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之所以支持你退學,,是因為當初報考志愿時給我留下的遺憾,我認為你大了也許更應該尊重你的決定,,而你爸爸的態(tài)度開始讓我清醒,,他的堅決反對讓我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這個問題,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應該替你冷靜思考到一些問題,,我是一個愛你的笨媽媽,,兒子,你做的決定讓媽媽很欣慰,,我感覺我的小不點兒子終于長大了.......”因為擔心兒子,,我跟他爸爸又坐車去看了看孩子,孩子狀態(tài)不錯,,我們也就放心了,。當家長如此,當老師也一樣,,師者父母心?。?/p>
三,、溝通交流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書中說的:“無論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對,,甚至有侵犯性的行為,,他的行為我們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緒,,或者說感情需要被接納,。但我們接納的只是他的情緒,并非他的行為,?!边@一觀點我印象很深刻。因為在我自己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常常不顧及他們的感受,,劈頭蓋臉的就是批評,。表面看效果不錯,但隱患很多,,這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孩子畢竟是孩子,,單方面的批評很難引導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聽一聽,,去安撫他們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而不僅僅只是冰冷的命令。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一定要多從孩子的角度接納他們的情感,,這樣才能引發(fā)孩子的共鳴,。獲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教書育人意義重大,,孩子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教師的辛苦付出,,善于溝通就能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門,讓學生樂于接受你的教育,,只有你真正走進了孩子的心里,,他才能反饋他的喜怒哀樂,才能讓你找到教育的契機,,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有一首主題曲這樣唱道“為愛放手,讓心自由,,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美麗哀愁,。”讓我們也放開手,,做好心靈的溝通,,讓每一個自由的生命都能綻放他的美麗人生吧!
文檔為doc格式